悬壶济世,救死扶伤是中医风骨,而中医又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智慧,一草治一病,万物相生相克,三根手指,辨疾病之浅深,六味草药,补气血之亏虚。《黄帝内经》中有说:“上医医国,中医医人,下医医病”,其独到的阴阳五行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实践方法更是衍生出中药、针灸、推拿、按摩、拔罐、食疗等让世人叹为惊止的方法。

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,理论成型于春秋战国时期,之后历经多个朝代的总结发展,逐步形成一门深奥的学问,但到了近代后,由于西方科学与民主的引进,中国人在冲击几千年的封建枷锁时,中医文化也受到了严重冲击,甚至出现了“医不知科学,既不解人身之构造,复不事药性之分析,菌毒传染,更无闻焉。”等一系列质疑中医的言论,至此,中医开始走向没落。

究其根本,原因有以下几点,第一点,中医重视实践,很难甚至没办法用现代科学来解释,因此许多名人和科学家给中医扣上了“不科学”的大帽子;第二点,科学进步与日俱增,西医在治疗和预防方面都有不错的成果,而且西医很容易做到标准化,能批量培育人才,因此,西医院遍地开花时,中医就显得开始没落了;第三点,中医讲究根治,用疗程说话,由于辩证施治与阴阳调理时间较长,加上口味太苦,因此很多人会首选西医;第四点,现代西医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,但中医的理论体系,五行思想,阴阳调和,玄之又玄,很多理论只可意会言传不了,实在是可惜。

那么,中医复兴还有希望吗?
伟大的领袖曾说过“中国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,应当努力发展,加以提高”,因此,在中医没落的今天,发展中医,弘扬国粹,必然是每一个中医肩负的使命。重视中医中药,国家早已明确方向,但,中医复兴,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!

中华几千年,从黄帝内经,神农本草经,药王孙思邈,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,无不彰显中医的奇妙能力!现在的问题是什么?一方面,虽然我们老祖宗传下的“名著”还在,但是“精髓理论”方面还是差点火候,所以出现结合困难;另一方面,一个合格的中医,确实需要时间来沉淀,只有做到千人千方的辩证观点,才能更让人信服;最后,中医想要彻底复兴,除非大量的人才梳理中医药理论,然后去伪存真,创造出一套让人信服的、有效的科学方法论或者证明方法。

值得庆幸的是,中医养生理论,上工不治己病治未病,很多养生理念已经深入人心,特别是在2003非典和2020新冠后,中医的重要性其实已经有所凸显。最后,从实践来看,无论中医也好,西医也罢,其实各有长短,单纯地指望中医代替西医也是不科学的。
